DB1501∕T 0050-2024 城市湿地公园园林工程技术规程(呼和浩特市)

ID

9B63628B36AE4B5B8F7C26B4CA13F500

文件大小(MB)

0.43

页数:

1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CCS B15 DB1501,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DB1501/T 0050-2024,城市湿地公园园林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arden engineering of urban wetland park,2024-09-09 发布2024-10-09 实施,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501/T 0050—2024,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1,4 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2,5 施工准备 2,6 土方与水景工程 3,7 铺装工程 4,8 种植工程 4,9 园林附属工程.5,10 质量验收.7,11 维护管理.8,附录A(资料性) 呼和浩特市常见水生植物名录.9,附录B(资料性) 呼和浩特市常见耐湿植物名录10,附录C(资料性) 路基施工相关操作要求11,附录D(资料性) 面层施工相关操作要求12,附录E(资料性) 园林建筑及小品相关操作要求13,参考文献.14,DB1501/T 0050—2024,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提出,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庆卫、刘利、白雪冬、郝亮、张丽霞、宋颖、余晓龙、王恩洁、王文、花甫,春、乔转运、王晓敏、罗建、巴特尔、南海风、刘通、李素英、魏芳、刘媛媛、顾晓文、卢扬、周丹、,赵彦贝、王梓煦、秦孝天、李子航、王秀军、杨平,DB1501/T 0050—2024,1,城市湿地公园园林工程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湿地公园园林工程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施工准备、土方与,水景工程、铺装工程、种植工程、园林附属工程、质量验收、维护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呼和浩特市行政区范围内城市湿地公园园林工程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指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GB 55014-2021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 91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308 湿地公园设计标准,DB1501/T 0022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DB1501/T 0023 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湿地wetland,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时之水体、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3.2,城市湿地公园urban wetland park,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3.3,水生植物aquatic plant,生长在不同水深处的土壤中或漂浮在水中的植物,注: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3.4,DB1501/T 0050—2024,2,园林理水water system layout in garden,造园中的水景处理,3.5,驳岸embankment,保护园林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3.6,种植成活率ratio of living tree,种植植物的成活数量与种植植物总量的百分比,3.7,湿地植物群落wetland plants communities,在湿地环境中有规律地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群的组合,3.8,湿地生境wetland habitat,生物出现在湿地环境中的空间范围与环境条件的总和,4 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4.1 规划设计应满足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要求,且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时应坚持“保护,优先、生态恢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体现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当地现状进行相关性设计,4.2 依据城市湿地公园的性质确定发展目标,结合现状条件合理划分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等功能分区,4.3 合理规划出入口、园路系统、水系、建(构)筑物的位置与规模、绿地及水电等专业工程管线系,统等,4.4 合理确定绿地率、环境容量、湿地率等技术指标,4.5 湿地水系规划设计应根据其功能定位、水体现状、岸线利用现状及滨水区现状等,进行合理保护、,利用、改造,在满足生态功能前提条件下,实现水体低影响开发,5 施工准备,5.1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有关人员召开设计交底会,由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并形成文件,并且建设单位应提供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还应提供环评报告,5.2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区域内所有地下管线的现状图和地勘、气象、水文观测,等资料,并约请相关设施管理单位向施工、监理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详细交底,5.3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熟悉现场地形、地貌、环境条件,核对施工范围,核实施工范围内影响工程,的管线、建(构)筑物等情况,DB1501/T 0050—2024,3,5.4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认真审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需,要变更的,应形成文件,5.5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报送审批,5.6 结合工程特点、现场环境条件,安排搭建临时设施,制定施工管理措施,做好安全、文明生产工,作,5.7 对施工范围内原有的自然植被、……

……